日志样式

长安十二时辰剧评专题(第二期)

上一期我们讲到《长安十二时辰》的暗线其实是“政斗”,即林九郎(原型李林甫)和太子李屿(原型李亨)的争权夺势。天保三年上元节这天,“圣人”李隆基耽于享乐欲将大权交给右相林九郎,和右相争锋相对的太子为求自保积极奔走。林九郎,这个在史书中被形容为“口有蜜,腹有剑”佞相,自然是不肯放弃这大权到来的机会,以太子门下靖安司的过失为着力点,势要将太子弹劾下位。由此,引出了《长安十二时辰》开篇李必找到张小敬要求其捉拿在逃狼卫的故事,而林九郎和太子的明争暗斗也延续了整本书。《长安十二时辰》更为有趣的一点,便是它虽然在讲“政斗”,但处处暗笔写尽了长安的危机,这与忙于政斗的政治家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,讽刺力十足。

唐朝或许和“政斗”有着很莫名的缘分,从武则天开始,“李”“武”两家纷争不断;神龙政变后李显登基,又是韦后和李旦、太平公主的斗争;韦后失败李旦上位,太平公主又和李隆基斗个半死不活;先天政变后太平公主自缢,李隆基彻底掌权,由此才结束了唐朝几十年来困顿在政治斗争中的局面。李隆基大权独揽后励精图治,开启“开元”几十年的繁荣发展,大唐攀登至封建中国最高峰。不过好景不长,李林甫任宰相之后大权独揽,嫉贤妒能打击异己,和太子勾心斗角,大唐的政治也不再清明。由此可以看出,政斗不会利于社会发展,只有清明的政治才能促进社会繁荣。正如《长安十二时辰》剧中所呈现,繁华的长安城下,被大权大势的这些人们如白蚁一般蚀腐,只要有大的冲撞,一击变会彻底垮下。这些伏笔在《长安十二时辰》中有多处,在日后的分析中我们会一一指出来。

  • 本文连接:http://www.windowscall.com/juqing/2.html
  • 本文由天辰平台团队独家编辑报道,如需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!